有创意 小学生把废弃物做成“艺术品”(图)
来源:爱游戏APP手机登录网页版 发布时间:2024-09-01 01:37:50产品介绍
易拉罐、毛线、衣架……平时毫不起眼的废弃物,经过一群小学生加工,摇身一变成了“艺术品”。昨日,重庆举行的“六五”世界环境日“绿水青山”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在巴南区人民广场举行,在“变废为宝DIY展示区”,鱼洞第四小学带来的作品备受市民好评,称其“有创意”。
重庆的天更蓝、水更清了。据市环保局发布的《2015年全市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按照空气质量新标准评价,去年,主城区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292天;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良好,61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长江两岸森林覆盖率有49%。
昨日,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网信办、市环保局等单位在巴南区鱼洞街道人民广场举行了“六五”世界环境日“绿水青山”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现场,鱼洞第四小学在“变废为宝DIY展示区”展示了学生们的作品,这些精美的“艺术品”,居然是用一些废弃物做成的。展示桌上,一盏造型特别的台灯,制作的材料就是市民平时用的一次性饭盒和两个酸奶瓶。
该校相关负责人和记者说,这些作品都是学校举行的艺术节上,由学生制作的作品,有毛线粘贴的画,也有一些手工艺品,材料多为毛线、易拉罐、衣架、纸盒等废弃物。
记者了解到,鱼洞第四小学每个年级都有一个活动室,用来给学生开展手工制作活动。农耕主题、青铜主题、色彩主题……每个活动室的主题都不一样,而学生制作的材料也全都是一些废弃物。
“使用过的饮料瓶、旧书、纸箱、旧衣服等,这些不起眼的垃圾都能再发挥作用。”该负责的人介绍,学校开展这些活动,不仅要培育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还能让学生们从小树立节约、环保意识,培养绿色低碳的生活习惯。
废弃物可以变成“宝”,搁置物也可拿来交换。现场,有不少市民带着不穿的旧衣服、旧书、玩具等东西,在“旧物交换区”换个人需要的物品。
“许多物品不用,就被市民搁置在角落,很占地方。”负责旧物交换的壹家人志愿者协会相关负责人和记者说,今后,市民可以把东西带到壹家人志愿者协会交换个人需要的物品。
据了解,今天上午短短几小时时间,壹家人志愿者协会已收到近千件搁置物,包括旧书、旧衣服、玩具等。该负责人还和记者说,未来,这么多东西会被送到贫穷的地方,解决他们的需求。
此外,市民还在现场体验了“当半天清洁工”、“环保心沟通”主题沙龙、“绿色出行健康你我”环城骑行等活动。(来源:华龙网—重庆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