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花20年让洞头贝雕有了第一家博物馆
来源:爱游戏APP手机登录网页版 发布时间:2024-10-20 17:18:08
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一个拥有300多个岛屿的“海上花园”,有海滩、海浪、海鲜。而海鲜的副产品贝壳,为这里带来一项流光溢彩的非遗艺术——贝雕。2007年,洞头贝雕被列入浙江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坐落于洞头燕子山脚下,从一个小小的展厅,到今天发展成为国内唯一一家以螺钿漆器为主题的民办博物馆,也是浙江省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累计接待观众30多万人次。
这家博物馆的馆长陈灿渊是80后,从2017年开始,妻子叶晶晶也放弃了经营得有声有色的茶馆,“全职”加入陈灿渊的贝雕事业。洞头贝雕这门一度衰落的艺术,在两个执着的年轻人手中“复活”,也为他们和更多年轻人带来美好生活。
上小学三年级时,陈灿渊被一本没了封皮的故事书吸引,里面讲到洞头民间传说“采宝客”的故事。从此,他收获了一个“破烂王”的外号,因为他看到路边的烂木头、碎瓷片、破瓦片……就通通捡回家,“有一次费老大劲背回家一块雕有人物的碎青石,被母亲揍了一顿——原来那是老墓上的一块墓碑残块”。
1999年,陈灿渊从洞头大门岛到洞头本岛旅游,寄住于开酒店的亲戚家,结识了当时做服务员的妻子叶晶晶。在几天的相处中,他被渔家姑娘淳朴的气质打动。两人开始正式交往后,陈灿渊放弃了温州国企的工作,留在洞头本岛,开始了一边打工一边创业的生活。
巧合的是,也是在这家酒店的库房中,陈灿渊第一次看到一幅上世纪80年代的贝雕画,他才知道,原来这曾是当地最流行的手工艺品,在新店开业和新人成婚时,送一幅精美的贝雕画几乎是标配。
温州的螺钿技艺,曾是海上丝路的重要商品,在中华工艺史上留下了璀璨斑斓的一页。南宋时,北方战火频起,当时的温州,有山地天然屏障,不受战火纷扰,又近临安京畿之地,海上贸易繁荣,能工巧匠云集,发展为全国漆器的制作中心。其所生产的螺钿漆器数量、质量均首屈一指,曾是宋代的贡品,有天下第一之美誉。
陈灿渊介绍,贝雕源于传统的螺钿技艺。“螺”指鲍壳、夜光螺、蚌壳等材料;“钿”为镶嵌,最早可上溯至商代,并影响了日本、朝鲜、琉球等整个东亚地区。温州古称永嘉,《弘治温州府志》记载:“漆器之类,独出永嘉。然漆非土产,仰徽严之商,征重而价高。故人力取精而倍其赢,其精致之甚,奇彩异制,奇目光绚。”奇目光绚,形容的就是螺钿。
洞头贝雕曾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辉煌一时,产品行销上海、北京、香港、台湾等地,并出口到东南亚、欧美各国。
“当时,洞头贝雕正是坠落谷底的时期,厂房被拍卖,人员被遣散,贝雕的辉煌只存在于老一辈人的记忆和‘话说当年’中。”陈灿渊说。
但贝雕的“奇目光绚”让这个年轻人痴迷,从此,陈灿渊开始收集贝雕艺术品,也与陈春龙、叶永福(均为省级非遗传承人)两位贝雕艺人结为忘年之交。后来,陈春龙也成为他2006年开办贝雕厂后的第一个合作师傅。
“当时很多人认识我后都会感慨,这么一个年轻人,怎么对这些旧玩意儿如此感兴趣?”面对这样的疑惑,陈灿渊总是笑而不语。
开厂是一个理想主义的圆梦开始,更是一个现实主义的生存问题。“一开始没有创新,没有了解市场需求,没半年我们就面临和原来的贝雕厂一样的困境。产品别说卖出去了,连本地人都只是围观而没有购买的欲望。就这样苦苦坚持了两年之后,赔光了两次投资款。”陈灿渊与合作伙伴只得暂停生产,将大部分厂房租给别人开棋牌室,来减轻经济压力。
陈灿渊开始反思,开始调研市场,开始研究全国相关贝雕厂的做法,陆续走访了青岛、大连、扬州和福建的一些城市。在难以尽述的艰难挫折后,经过两个多月的螺钿制作和漆器打磨,在报废了几百个样品盒后,2006年7月,一个简单成型的螺钿漆器首饰盒终于在陈灿渊的手中诞生了,“那时候不明白我们竟然是国内第二个恢复薄螺钿漆器技艺的厂家”。这个首饰盒的样品,至今还保存在博物馆的库房中。
回忆那段时光,陈灿渊感叹“年轻真好”,“那两个月,吃住都在厂里,一道工序过后,几个小时后的闹钟就会准时把我叫醒。直到现在,厂里的油漆师傅都是我手把手教的。我可以很大声地说,我就是厂里的技术骨干”。
2009年,陈灿渊和另外两家贝雕厂联合组建了东海贝雕工艺品有限公司,产品品种类型增加了不少:包装盒、名片夹、化妆镜、钢笔……订单也从温州扩展到全国,逐渐远销韩国、日本等国,打破了由原日韩企业垄断的欧美高档螺钿漆器市场,并慢慢的变成为一些大规模的公司的包装供应商。
之后,虽然现实的困难依旧此起彼伏:技术瓶颈、订单赔本、厂房到期……但这颗从20多岁迈入30多岁、依然年轻的心从未动摇过。“搞贝雕的小青年”成为陈灿渊在很多人口中的“代号”。
2016年,陈灿渊加入中国文物学会;2019年,被破格聘为“故宫博物院——宫廷明清技艺客座研究员”;2022年入选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导的“中国非遗年度人物”100人候选名单。
洞头贝雕打开了市场,陈灿渊更希望它能打开眼界与人心。于是,2013年,陈灿渊创建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同年正式面向公众免费开放,2022年开放的新馆面积达5300多平方米。截至目前,博物馆馆藏达1860多件,以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螺钿漆器为主,涵盖东亚以及世界各个地区的螺钿文物和标本化石。
陈灿渊已成为业内著名的螺钿漆器专家,妻子叶晶晶则是馆里的“金牌讲解员”,隐有超丈夫之势。博物馆的藏品不时被其他博物馆借展,还曾与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合作制作螺钿琵琶,观之让人秒回大唐。
洞头区委书记郭云强介绍,如今当地开发的贝雕衍生文创品已走进现代年轻人的世界和更多人的生活,初步形成传统贝雕作品、现代文创产品、游客研学产品等三大系列100多个品种,贝雕工坊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年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带动周边产业5000多万元,带动渔农民转产转业及海岛渔嫂就业近100名,人均年收入达4万-10万元。
在政策上,当地政府对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新馆建设采用“一事一议”政策,按照文化设施用地出让起始价230万元挂牌转让,按非国有博物馆项目相关税费、规费享受公益性事业单位优惠待遇等优惠政策;此外,政府还为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争取和落实新馆建设展陈补助300万元,免费开放补助20万元,并给予150万元补助支持项目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我们每年还通过非遗工坊、体验基地、非遗传承人、文创产品研究开发等项目补助推动贝雕生产性保护工作。”郭云强说。
如果你到访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有很大概率会在活动区看到一群一群的孩子们,听馆里的老师讲解贝壳与贝雕,动手制作一件属于自身个人的贝雕作品。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已成为浙江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每年来参与研学的学生人数达3万余人。博物馆按不同的学生年龄与学习需求,开发了多种课程,并出版《温州市非遗贝雕体验手册》和相关课程导读。
除了展陈,陈灿渊夫妻俩还计划做各种“博物馆+”项目:楼上开办演绎洞头民俗的沉浸式展馆、以贝类美食为主的特色小吃馆,以及大师工作室;楼下设置动态展示区域,表演贝壳舞、鱼灯等;开发一系列非遗伴手礼、研学材料包等文创产品,让贝雕走入美好生活。
在他们的设想中,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还将走出“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我们会从洞头出发,举办巡回展览;吸引国际艺术家驻岛创作,让他们利用洞头当地的材料,创作出具有洞头特色的作品。”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报社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照法律来追究法律责任。
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一个拥有300多个岛屿的“海上花园”,有海滩、海浪、海鲜。而海鲜的副产品贝壳,为这里带来一项流光溢彩的非遗艺术——贝雕。2007年,洞头贝雕被列入浙江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坐落于洞头燕子山脚下,从一个小小的展厅,到今天发展成为国内唯一一家以螺钿漆器为主题的民办博物馆,也是浙江省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累计接待观众30多万人次。
这家博物馆的馆长陈灿渊是80后,从2017年开始,妻子叶晶晶也放弃了经营得有声有色的茶馆,“全职”加入陈灿渊的贝雕事业。洞头贝雕这门一度衰落的艺术,在两个执着的年轻人手中“复活”,也为他们和更多年轻人带来美好生活。
上小学三年级时,陈灿渊被一本没了封皮的故事书吸引,里面讲到洞头民间传说“采宝客”的故事。从此,他收获了一个“破烂王”的外号,因为他看到路边的烂木头、碎瓷片、破瓦片……就通通捡回家,“有一次费老大劲背回家一块雕有人物的碎青石,被母亲揍了一顿——原来那是老墓上的一块墓碑残块”。
1999年,陈灿渊从洞头大门岛到洞头本岛旅游,寄住于开酒店的亲戚家,结识了当时做服务员的妻子叶晶晶。在几天的相处中,他被渔家姑娘淳朴的气质打动。两人开始正式交往后,陈灿渊放弃了温州国企的工作,留在洞头本岛,开始了一边打工一边创业的生活。
巧合的是,也是在这家酒店的库房中,陈灿渊第一次看到一幅上世纪80年代的贝雕画,他才知道,原来这曾是当地最流行的手工艺品,在新店开业和新人成婚时,送一幅精美的贝雕画几乎是标配。
温州的螺钿技艺,曾是海上丝路的重要商品,在中华工艺史上留下了璀璨斑斓的一页。南宋时,北方战火频起,当时的温州,有山地天然屏障,不受战火纷扰,又近临安京畿之地,海上贸易繁荣,能工巧匠云集,发展为全国漆器的制作中心。其所生产的螺钿漆器数量、质量均首屈一指,曾是宋代的贡品,有天下第一之美誉。
陈灿渊介绍,贝雕源于传统的螺钿技艺。“螺”指鲍壳、夜光螺、蚌壳等材料;“钿”为镶嵌,最早可上溯至商代,并影响了日本、朝鲜、琉球等整个东亚地区。温州古称永嘉,《弘治温州府志》记载:“漆器之类,独出永嘉。然漆非土产,仰徽严之商,征重而价高。故人力取精而倍其赢,其精致之甚,奇彩异制,奇目光绚。”奇目光绚,形容的就是螺钿。
洞头贝雕曾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辉煌一时,产品行销上海、北京、香港、台湾等地,并出口到东南亚、欧美各国。
“当时,洞头贝雕正是坠落谷底的时期,厂房被拍卖,人员被遣散,贝雕的辉煌只存在于老一辈人的记忆和‘话说当年’中。”陈灿渊说。
但贝雕的“奇目光绚”让这个年轻人痴迷,从此,陈灿渊开始收集贝雕艺术品,也与陈春龙、叶永福(均为省级非遗传承人)两位贝雕艺人结为忘年之交。后来,陈春龙也成为他2006年开办贝雕厂后的第一个合作师傅。
“当时很多人认识我后都会感慨,这么一个年轻人,怎么对这些旧玩意儿如此感兴趣?”面对这样的疑惑,陈灿渊总是笑而不语。
开厂是一个理想主义的圆梦开始,更是一个现实主义的生存问题。“一开始没有创新,没有了解市场需求,没半年我们就面临和原来的贝雕厂一样的困境。产品别说卖出去了,连本地人都只是围观而没有购买的欲望。就这样苦苦坚持了两年之后,赔光了两次投资款。”陈灿渊与合作伙伴只得暂停生产,将大部分厂房租给别人开棋牌室,来减轻经济压力。
陈灿渊开始反思,开始调研市场,开始研究全国相关贝雕厂的做法,陆续走访了青岛、大连、扬州和福建的一些城市。在难以尽述的艰难挫折后,经过两个多月的螺钿制作和漆器打磨,在报废了几百个样品盒后,2006年7月,一个简单成型的螺钿漆器首饰盒终于在陈灿渊的手中诞生了,“那时候不明白我们竟然是国内第二个恢复薄螺钿漆器技艺的厂家”。这个首饰盒的样品,至今还保存在博物馆的库房中。
回忆那段时光,陈灿渊感叹“年轻真好”,“那两个月,吃住都在厂里,一道工序过后,几个小时后的闹钟就会准时把我叫醒。直到现在,厂里的油漆师傅都是我手把手教的。我可以很大声地说,我就是厂里的技术骨干”。
2009年,陈灿渊和另外两家贝雕厂联合组建了东海贝雕工艺品有限公司,产品品种类型增加了不少:包装盒、名片夹、化妆镜、钢笔……订单也从温州扩展到全国,逐渐远销韩国、日本等国,打破了由原日韩企业垄断的欧美高档螺钿漆器市场,并慢慢的变成为一些大规模的公司的包装供应商。
之后,虽然现实的困难依旧此起彼伏:技术瓶颈、订单赔本、厂房到期……但这颗从20多岁迈入30多岁、依然年轻的心从未动摇过。“搞贝雕的小青年”成为陈灿渊在很多人口中的“代号”。
2016年,陈灿渊加入中国文物学会;2019年,被破格聘为“故宫博物院——宫廷明清技艺客座研究员”;2022年入选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导的“中国非遗年度人物”100人候选名单。
洞头贝雕打开了市场,陈灿渊更希望它能打开眼界与人心。于是,2013年,陈灿渊创建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同年正式面向公众免费开放,2022年开放的新馆面积达5300多平方米。截至目前,博物馆馆藏达1860多件,以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螺钿漆器为主,涵盖东亚以及世界各个地区的螺钿文物和标本化石。
陈灿渊已成为业内著名的螺钿漆器专家,妻子叶晶晶则是馆里的“金牌讲解员”,隐有超丈夫之势。博物馆的藏品不时被其他博物馆借展,还曾与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合作制作螺钿琵琶,观之让人秒回大唐。
洞头区委书记郭云强介绍,如今当地开发的贝雕衍生文创品已走进现代年轻人的世界和更多人的生活,初步形成传统贝雕作品、现代文创产品、游客研学产品等三大系列100多个品种,贝雕工坊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年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带动周边产业5000多万元,带动渔农民转产转业及海岛渔嫂就业近100名,人均年收入达4万-10万元。
在政策上,当地政府对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新馆建设采用“一事一议”政策,按照文化设施用地出让起始价230万元挂牌转让,按非国有博物馆项目相关税费、规费享受公益性事业单位优惠待遇等优惠政策;此外,政府还为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争取和落实新馆建设展陈补助300万元,免费开放补助20万元,并给予150万元补助支持项目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我们每年还通过非遗工坊、体验基地、非遗传承人、文创产品研究开发等项目补助推动贝雕生产性保护工作。”郭云强说。
如果你到访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有很大概率会在活动区看到一群一群的孩子们,听馆里的老师讲解贝壳与贝雕,动手制作一件属于自身个人的贝雕作品。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已成为浙江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每年来参与研学的学生人数达3万余人。博物馆按不同的学生年龄与学习需求,开发了多种课程,并出版《温州市非遗贝雕体验手册》和相关课程导读。
除了展陈,陈灿渊夫妻俩还计划做各种“博物馆+”项目:楼上开办演绎洞头民俗的沉浸式展馆、以贝类美食为主的特色小吃馆,以及大师工作室;楼下设置动态展示区域,表演贝壳舞、鱼灯等;开发一系列非遗伴手礼、研学材料包等文创产品,让贝雕走入美好生活。
在他们的设想中,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还将走出“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我们会从洞头出发,举办巡回展览;吸引国际艺术家驻岛创作,让他们利用洞头当地的材料,创作出具有洞头特色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