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藤编“守艺人”坚守明清时期从南洋带回的藤编技艺
来源:爱游戏APP手机登录网页版 发布时间:2024-03-07 04:23:57
在兴宁市藤编特色专业镇水口镇,有一个藤编专业村松陂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全村家家户户都会藤编工艺。“小时候放学回家,我总要帮忙编织藤器,直到燃起煤油灯”村民刘东云自小在长辈的指导下学习藤编技艺,耳濡目染中对藤编技艺产生了浓厚兴趣。
1990年,年仅16岁的刘东云就成为藤编技艺的行家里手,开始独立创作销售藤器。“那时候附近镇村的人都来这工作,上下班时大家骑着自行车一窝蜂涌出来,好不热闹,松陂村也被戏称为小香港。”
好景不长,藤编从业者慢慢的变多,且基本是家庭经营,各自为战,竞争非常激烈,慢慢的出现以次充好、滥竽充数的现象,扰乱了市场,影响了松陂藤器的声誉,再加上红木家具的巨大冲击,许多看不清藤器发展前途的年轻人们,空怀一身藤编本领,到珠三角打工去了。
“我觉得我有责任把藤编技艺传承下去。” 据了解,兴宁藤编工艺是明清时期由远渡南洋(东南亚)的谋生者从南洋带回来的,至民国时期,藤编几乎发展到兴宁各镇。《兴宁县志》记载:“县内竹编、草编、藤编业比较发达,已有200多年历史。尤其刁坊、下堡(即现水口镇)、叶塘、宁新等区乡,从业者众。下堡的藤椅名扬县内外。”2000年,刘东云决心办厂。
刘东云和记者说,藤编是技术活也是经验活,蕴含着大学问。藤编技艺有选材、裁剪、变型、定型、打磨、造型、晾晒、订架、编织、打模、上色、上漆等十几道工序,弯曲的角度、孔洞的大小、基料的长短稍有偏差都会影响最后成品的质量。勇于创新的刘东云在妻子黄玩珍的暖心鼓励和岳父黄迪华的技术上的支持下,与厂里师傅反复交流,多次试验,在传统编织技巧中融入现代元素,藤茶几、藤吊篮、藤花瓶、藤灯罩等新颖藤制用品的出现,让东云藤器厂慢慢站稳脚跟。
线年,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的教授李昊宇花了三年时间在梅州寻找藤编技艺传承人,终于找到刘东云,并达成校企合作意愿。“在李教授的牵线人次的师生前来学习藤编技艺,并利用藤元素设计毕业作品。”刘东云对前来参观学习的师生很是慷慨大方,倾囊相授,还安排厂里师傅一对一指导制作。“置寒室不觉其奢,布华堂不觉其陋”的藤器被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说着,刘东云骄傲地向记者展示荣获第九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绿色设计大奖的作品以《回归》为名的箱包设计。
2020年,兴宁藤编技艺被列入梅州市第九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单。
东云藤器厂日渐向好,但刘东云夫妇始终为寻找年轻藤编手艺人发愁。“厂里50多名藤编手艺人平均岁数已达49岁,没有新鲜血液的加入会让藤器厂的发展陷入新的瓶颈。”刘东云苦笑着说。但令他宽慰的是,儿子刘子强成为松陂村干部后,有了藤编技艺或许可以带领松陂村重新走向振兴的想法,带着富农决心,刘子强开始有效学习藤编技艺,成为兴宁藤编工艺黄炳垣(其外祖父黄迪华的曾祖父)传承谱系第六代传承人。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别的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犯权利的行为的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