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非遗讲故事|花丝镶嵌:宫廷千年绝技的最新表现
来源:爱游戏APP手机登录网页版 发布时间:2024-08-03 01:09:50
花丝镶嵌工艺又称细金工艺,中国宫廷工艺的代表,与玉雕、景泰蓝、雕漆等并列为“燕京八绝”。花丝镶嵌工艺已有2000多年历史,大致发源于商周,两汉时期脱离了青铜器铸造工艺,形成了独立的工艺体系。在明清时期,花丝镶嵌工艺走上了巅峰。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以金、银等为原料,采用掐、填、攒等技法,将金属丝制成千姿百态的造型。
辜国强上大学时在景德镇学习陶瓷设计,大学毕业后在艺术品拍卖行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辜国强在故宫参观文物修复的过程中被一件花丝镶嵌首饰“迷住了”。“我们拥有如此精湛的首饰和技艺,但这样美丽的事物为何被人淡忘了?”辜国强很疑惑。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花丝镶嵌技艺的传承出现“青黄不接”的窘境。“陈旧、老化、缺少变化。”辜国强说,那时国潮还没发展起来,人们对传统手工艺品“土”“旧”的偏见还未改变,在缺少市场的条件下,传统技艺也因循守旧,难寻突破。
凭借对民间传统文化的喜爱和对花丝镶嵌的强烈兴趣,辜国强返回重庆后跟随重庆工艺美术大师李昌义学习花丝镶嵌技艺。2017年,学有所成的辜国强在重庆渝北区龙溪街道的一间毛坯房内建起了非遗独立工作室。
记者采访时,辜国强小心翼翼地从工作室内拿出他的得意之作一顶仿明末诰命夫人的凤冠头饰。奇怪的是,这顶凤冠只有一个金丝骨架。接着,他拿出多个龙、凤样式的流苏发饰,一点点将它们组装至凤冠上,不一会儿,一个秀雅大气的完整版凤冠最终呈现,凤冠流苏触角轻颤,玉石璀璨,华贵精美。
“这件作品名叫凤引九雏。”辜国强介绍,冠上的龙、凤、流苏都可单独拆卸,每一样也可单独搭配发髻装饰,增加了头冠的实用性。
传统的形制样式加现代化的组装形式和实用化的搭配可能,是辜国强的第一个创新思路。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传承愈发受到社会关注,如辜国强一样的诸多传统技艺人都在思考一个非遗“破圈”的可能。“如果只是复制已有的样式形制,传统非遗工艺很难有所突破。”辜国强说。
花丝镶嵌工艺的纹饰一般都是花鸟等,就像工笔画,有明确的线条和封口,而中国传统山水画讲究留白,笔触生动,重在意韵,没明确的封口,在花丝镶嵌工艺的实践中很难把握这种虚实关系,要消耗不少精力进行尝试。
设计风格的一直在变化带来的是制作工艺的探索和突破。“经过几年的发展,我们的花丝镶嵌工艺已经越来越精致,工艺上取得了很多进步升级,我们现在想做的是将更多的艺术性和思想性融入花丝镶嵌作品中,注入更多文化内涵。”辜国强说。
时尚耳饰、蝴蝶胸针工作室设计的一件件作品在社交平台上渐渐被大家认可。如今,辜国强的工作室一个月销售超400件花丝镶嵌作品,其中不少远销美国、日本等国家。“今年以来,订单相比去年增长近40%,工期已经排到2个月后。”辜国强说。
最近,辜国强又迷上了ChatGPT,他关心的是新技术能为花丝镶嵌带来什么?
“除了能一键生成产品文案,AI作图也能给咱们提供不少设计灵感,助力创新创作。”辜国强拿出手机,给记者展示了几张AI所作的花丝镶嵌设计图,图片里,3D渲染出的花丝镶嵌发饰精美别致。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加入工作室,已有20余名成员成为非遗的传承者。辜国强说,在这些年轻匠人的图纸上、焊枪下、操作台上,一根根如发般纤细的金丝旋转、缠绕、拉扯,传统技艺在创新的加持下走向新生。
漳台两地家庭现场欣赏精彩的木偶戏表演 9月10日,由福建省古厝文化研究会、龙文区台港澳办联合举办的漳台青少年布袋木偶戏非遗交流活动在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漳州)传习所举行。来自漳台两地的25组家庭现场欣赏了精彩的木偶戏表演,跟随漳州市级非遗传承人林城盟现场学习木...
记者韩业庭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我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文化行业系列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数字资源采集和著录》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批准发布。该标准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起草,大多数都用在指导和规范我国各门类非遗代表性项目数字资源的采集和著录工作。 标准明确了非遗数字资源采集和著录的总体要求,规定了十大门...
台海网8月19日讯(记者 王福敬 见习记者 林佳圣) 8月18日晚,“世遗泉家宴”启动仪式暨“世遗泉家宴小吃季”品鉴活动举行。晋江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王明元,泉州市鲤城区委副书记,鲤城区政府党组书记、区长王克思,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市文物局局长吕秀家...
感受名匠巧艺、体验民俗风情、寻味传承之美、弘扬民间传统文化8月18日晚,“山海宁德喊你来 共享非遗嗨一夏”2023年宁德市非遗美食潮玩嘉年华在福建省宁德市开幕,推进“非遗+旅游”深层次地融合,促进文旅经济消费增长,丰富市民游客暑期生活。 “山海宁德喊你来 共享非遗嗨一夏”2023...
8月17日,崔凯在辽宁省营口市自己家中制作吉祥轮彩纸风车。 传统吉祥轮彩纸风车代表了喜庆和吉祥,作为辽宁营口崔氏传统吉祥轮彩纸风车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今年43岁的崔凯将原来传统风车制作流程和制作流程与工艺进行创新和改良。 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8月17日,崔凯在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闽ICP备07001623号福建省通信管理局
版权声明: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海峡导报(台海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免责声明:台海网转载自网络的文章和图片,仅为传递更加多信息之用,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内容仅供参考。
如我们使用了您的作品(包括文章和图片),请作者与本网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网,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